學與教特色

語文政策
  • 小二至小六推行普通話教中文計劃/廣東話教中文計劃,讓學生按其能力選讀,持續發展及提升語文能力。
  • 小一至小六推行外籍英語教師駐校計劃,提供真實語言環境予學生學習英語, 培養學習興趣和建立終生學習的基礎。
發展學習能力及培養學習興趣
  • 課堂上,小一至小六持續推行小組協作學習,著重師生和生生的互動,促進學生協作與學習。
  • 著重照顧個別學習需要,除為成績稍遜學生提供教學支援和課後功課輔導外,特為4A、5A和6A於的中、英、數、常推行全班式資優課程。
  • 持續推動課前預習、課時摘錄筆記和課後延伸學習,以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。
  • 各科善用思維策略工作紙,有系統及有組織地培訓學生的解難能力。
  • 常識科推行專題研習和科學探究活動(STEAM),培訓學生的研習和探究能力。
  • 推行閱讀獎勵計劃,提升閱讀氣氛,培養學生閱讀習慣。
  • 安排彈性課時(Shining+時段),為學生提供整全和豐富的學習經歷,透過多元化的學習體驗,增加學習的興趣,提升學習的效能。
  • 舉辦境外交流活動,讓學生親身遊歷,認識當地的發展、文化和風俗。
  • 各科組老師亦會於課外時間推行專門性培訓課程,如:朗誦、辯論、合唱、田徑、戲劇、繪畫、學科大使等,幫助學生發展潛能。
  • 學生大使於小息時推廣不同的科組活動,學生可自由參與享受更多的學習樂趣。
  • 在體育課增加攀石課,培養學生解難能力及勇於突破的精神。
品德及情意的培育
  • 舉辦升旗禮、中華文化日、同根同心交流計劃、姊妹學校交流等活動,藉以增加學生對國家現況、歷史和文化的認識,提升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。
  • 推行生命教育、宗教教育、服務學習和探訪,培養學生關愛他人及樂於服務的精神。
  • 舉辦小五福音營及小六學生團契,促進學生的群育發展及靈命成長。
  • 藉體藝課程、活動、比賽和興趣班,發展學生潛能,培訓團隊合作及堅毅的精神。
  • 進行環保活動,教導學生愛護環境及珍惜資源,做個好公民。
促進學習表現方面
  • 各科適時透過進展性評估了解及跟進學生的學習,亦會引導學生進行自評、互評、他評,檢視個人的表現。科任批改課業時會附上評語或印章或貼紙,以示鼓勵和嘉許,促進學生更臻完善。
  • 利用學習獎勵計劃,培養學生自我追求進步及堅毅精神,期望學生能建立良好的學習態度和良性競爭的風氣。
  • 每次評估後,設榮譽榜嘉許及表揚總平均分達指定水平的學生,有關獎項上載於學校網頁。
  • 設校長欣賞獎、品學優良獎、學業成績優異獎、學科首名獎、宗教表現優良獎、學業成績進步獎、操行獎等,嘉 許及表揚在學業、品行和活動表現優良的學生,獎項在頒獎禮頒發。
  • 利用「成長印記」、「多元化學習任務」引導學生自訂目標及策略,並適時反思和檢討,達致自我完善的目的。
持續發展教師的教學能力
  • 定時舉辦校本講座、工作坊、分享會,並鼓勵教師參與校外工作坊、培訓課程和教學交流活動,著重裝備教師面對教學的轉變和挑戰。
  • 按時進行共備、新老師觀課、同儕觀課和考績觀課,促進專業交流與成長,不斷優化教學的質素和成效。
  • 舉辦教師獎勵計劃,肯定老師在教學及輔導學生上的表現和貢獻,營造同儕互相欣賞的文化,建立和諧及有歸屬感的教學團隊。
  • 透過參與三年計劃和周年計劃的討論,教師對學校及科組的現況均有所認識,並樂意提出優化方案及作出承擔,以推動學校與科組的發展。